人民网刊发杨照乾署名文章: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宝威体育官方app下载

宝威体育官方app下载
集团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宝威体育官方app下载 >> 集团新闻
人民网刊发杨照乾署名文章: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4     作者:杨照乾    浏览量:356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陕煤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擘画未来,把握“扬优、补短、强弱、增新”的主题,通过结构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着力克服企业“大而不强”、产业“聚而不力”的两大软肋,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依赖、路径依赖、资源依赖和价格依赖“四大束缚”,在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作为陕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之一,陕煤集团创业创新之潮涌动,这几年的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在各项指标上得到体现。从2014年到2019年,陕煤集团资产总额从4020亿元增长到5400亿元,营业收入从1766亿元增长到3025亿元,利润从5.6亿元增长到155亿元。2015年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416位;到2019年,跻身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81位。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机遇,得益于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陕煤上下水流一注、气出一孔的不断努力。

  创新思维 构建发展生态圈

  近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陕煤集团承担着艰巨的改革任务,越往前迈,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越多。因此,只有竭力突破思维定势,牢牢把握新时代发展脉动,先行先试,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用新眼光把握新机遇,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才能催发创新的行动实践,找到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

  去杂归核,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对传统产业,将原计划三年关闭的18处矿井提前到2016年关闭,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62%,关闭炼铁高炉1座,压减产能60万吨。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和“存去挂钩”产能置换政策,去短加长,通过企业内部筹集、跨省域调剂、市场化购置指标等措施,新核准产能5920万吨,使集团优质煤炭产能占比达到9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陕煤集团在“去杂归核”战略中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主业,在一“进”一“退”中布局千万吨级矿井集群,于产业链延伸中构筑高端精细煤化工材料产业群。在充分研判和把握产业演进和能源革命的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出“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战略并逐步落地,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产业布局,提升煤炭、钢铁等主业竞争力,产业配套更具优势。

  先行试水债转股,创新模式成范本。近年来,陕煤集团既面临转型升级资金需求增加的困难,又要解决过去高速发展遗留下来的融资结构错配等问题,“去杠杆、降成本”需求迫切。2016年以来,抓住政策机遇,全力推动债转股项目落地。陕煤集团债转股业务的核心创新是平台构建,通过重组搭建平台,满足金融机构对标的资产质量的评判,满足市场化债转股对标的资产的要求。实施债转股业务以来,陕煤集团债转股项目签约金额达到千亿,现已落地逾514亿元,落地规模为全国单体企业最大,推动企业负债率降低约9个百分点,债务结构与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以时间换取企业转型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陕渝合作,构建煤炭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对重庆地区和陕煤集团而言,一方是用煤紧张,一方是眼望全国找指标。在双方密集高效的互动中,2016年12月9日,重庆市经信委和陕煤集团达成了“煤炭保供 产能置换 物流投资”的合作共识,重庆市经信委先后为陕煤集团提供了当时价值近13亿元的产能置换指标。陕煤集团则在重庆市设立了煤炭储运基地,建立了常态储备机制,并承诺逐步增加陕煤入渝总量,2019年累计入渝煤炭1081.1万吨,提前1年实现了陕渝能源合作5年战略目标,保障了重庆市工业用煤。经过4年合作,陕煤入渝供应结构已由此前的以电煤为主,扩展到冶金、建材、化工、港口、贸易等行业。陕煤与重庆市经信委合作开创的跨省区能源合作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同时,全力构建煤炭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煤炭网上交易和大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市场前移形成区域价格体系,实现了规模效益复合增长。陕煤集团还不断探索建立区域间“物流投资 资源保障 指标置换”能源合作发展新模式,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在赢得西南千万吨级市场的同时,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物流节点布局。随着蒙华铁路的建成,陕煤在鄂、赣、湘的供应量也正快速增长,在全国煤炭供应格局中,“中部看陕煤”的战略布局更具竞争力。

  建设“双智”平台,打造高效经济物流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大进大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物畅其流至关重要。陕煤集团铁路物流板块按照陕西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部署,基于所属铁路辐射榆神矿区、榆横矿区、神府矿区等陕北三大核心矿区以及榆神工业园、榆横工业园、靖边能源化工园区、锦界工业园等四大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建设智能铁路、发展智慧物流的“双智”建设目标,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产运销全产业链组织、生产运营闭环管控为手段,建设铁路物流产业生态。通过广泛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逐步建立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物流服务体系,实现铁路运输、物流贸易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改革促发展,推进深化国企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改革既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也是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的利器。陕煤集团作为因改革而生的企业,组建十多年来,经历了政策性破产、煤炭企业重组上市、内部共性业务整合、外部产业技术兼并重组、新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变革等改革发展过程。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规模实力增长的过程,也是产业体系、管控体系不断升级和转型的过程。

  体制改革增活力。陕煤集团以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归位总部、做实板块、精简层级、放活实体”的改革思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权责清晰、管控科学、协调有力、运转流畅的管控体系,形成主业优势明显、多元高效协同、产融高度结合的产业格局,把集团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对煤炭、化工、电力、铁路等企业分别整合,并将集团直管的安全、生产、环保、经营等业务下放给板块公司。对市场化程度高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权试点授权经营。在市场程度高的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机制。精减机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股权转让、兼并重组、解散清算、破产清算等方式,处置了一大批“僵尸企业”。这些举措,不仅有力改善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也显著提升了在行业的地位和话语权。

  改革试点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沟通协调,着力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陕煤集团有4户企业承担了配售电改革、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试点两项改革试点。其中,新型能源公司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试点为陕西员工持股落地第一家单位。这一试点,通过“引资本”促进“转机制”,积极探索和实践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凝结了陕煤集团多年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中的经验,也探索出了国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程序,使国资、社会资本、持股员工等多方面利益得到了平衡,从各美其美实现了美美与共。

  产融结合助力发展。产融相通、虚实相融是一个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让金钱长上眼睛,在资本市场上寻找标的,通过产权置换,实现高位嫁接,规避产业成长初期的风险。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陕煤集团瞄准这一产业发展动向,借助资本的力量,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权,投资入股隆基绿能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陕煤集团光伏电站权益装机突破百万千瓦,形成组建与电站全产业链发展。在新产业的培育上,陕煤集团还成立了三个基金,投资青海恒信融锂业、江苏恒神碳纤维等6个项目。实践证明,实施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战略,就是要发挥基础产业经营支撑作用和资本运营倍数效应,把投资股权、搞活产权和运作资本作为重中之重,实施上市公司资源、投融资平台资源和产业资源高效融合。具体来说,就是进一步放大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电力、装备制造和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快上市工作进程,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新生板块跨越式发展;发挥好已有的证券、银行、期货、信托、财务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平台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资本运作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发挥好设立的产业创新基金、创投基金的作用,借助资本市场重组并购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培育“新经济”,为升级做好项目支撑。

  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集聚迸发。在由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企业转型过程中,如何推动科技和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强促进产业强、企业强,既是所有国家要面对的难题,也是全球所有企业要迎接的挑战。陕煤集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在关键技术突破、激活创新活力、引领企业转型等方面寻求支点,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走好改旧立新的科技发展路子。目前,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迅速发展,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了支撑。陕煤集团强化现有煤、化、钢、电等产能科学合理释放和相关配套完善,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增值增效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发展智能化控制、监测、巡检和机器人作业,不断提升劳动效率、稳定产品质量。在煤、化、钢、电以及装备制造等产业全力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实施智慧矿山、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全力推进陕煤智能化“样板工程”, 让智能化成为“改变陕煤形象、奠定陕煤地位、保持陕煤领先”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西安、上海、深圳三个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加快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非光气法制聚氨酯、聚乙烯弹性体等2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革命性先进技术的中试转化步伐。

   激发全员创新活力。随着企业转型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从目前和长远发展来看,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的矛盾已日益凸显,为此,陕煤集团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盟组成专业创新研发团队,着力推动“万人计划”由补短板向优结构转变,大力实施“五个一”人才工程,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强化职工技能培训与评价,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推动“陕煤制造”向“陕煤智造”转变。改进科技人员评价考核和激励分配制度,实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构建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倡导全员创新,打造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和员工智慧,从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技术转化多个环节,打造企业新的增长极。

  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作为能源企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咬定“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既定战略不放松,深入对自身资源和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审视,对新能源革命和新经济趋势深入洞悉,重点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寻求产业突破。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总要求,陕煤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发展材料产业上,重新审视全球能源结构变化,深入思考煤、油、气、盐协作共炼发展思路,通过自有技术转化、引进合作等方式,在榆林、蒲城、华州、西安四大基地打造经济规模上千亿的既水平分工又垂直整合的开放式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在精细化工、绿色智能、新能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围绕联合研发、人文交流、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转等内容,大力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投身于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中,助力陕煤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无止境,超越谋新篇。当前,陕煤集团,秉承“只争第一、不当第二;只争唯一,不做并列第一”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全力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以10 万产业工人,6000亿元资产总额支撑5000亿元销售收入、5000亿元 a 股市值和500亿元利润的“16555”高质量发展目标。(杨照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