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进入电化公司工作以来,以周围领导和同事为榜样,身在以节约为荣的环境中更是耳濡目染,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光盘达人”。电化公司餐厅里随处可见节约粮食的醒目提示标语,倡议书张贴在显眼的位置,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节约粮食,以浪费为耻。打饭的时候也要按量索取,不能索求无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年公司开始统一运行点餐app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后厨按照就餐需求购买食材、准备饭食,我们提前下单,按单取餐,有效的遏制了铺张浪费的现象。
有一次,我向我妈展示了公司的点餐app,并炫耀公司的餐品物美价廉。她瞄了几眼,点点头便上楼去,过一会她再下来的时候,手中拿着一沓发黄的纸。她递给我说:“你看看,这是我妈过去的记粮薄,跟过去比起来,你们是生活在天上了。”我不禁想嘲笑她一番,一个手机app是科技发展的成果,哪是一沓旧纸可比的,哪就生活在天上了。不过,我还是暂时按捺住心情,姑且翻了翻。
这沓纸充满历史岁月的痕迹,经过经年累月的磨损,纸张已经变得异常薄软,只要稍微用力,一张纸就会分崩离析。写在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有的地方墨迹黏成一片,根本认不清内容。不过,从大致来看,条目编排,每条记叙的都与粮食相关,还有粮食的买卖记录,我拣几条清晰的录述。
“在碓臼上一搥一碓的将米捣烂,用箩子筛一下细面,粗的再一搥一碓的捣筛,如此反复,不舍得扔,终于将二升米捣成了细绵绵的软米面。”
“一顿稀饭下三勺子米,每天两顿,隔天吃一顿窝窝头,六天一顿捞饭,剩下的天数都是稀饭,有时候和点菜和山药。”
“五斗粮食,五斗糜子,搅拌上三斗谷糠,两斗黄米糠,一年差不多够隔一天吃一顿窝窝头。”
这些记叙里的有些词汇很陌生,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我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当时粮食的紧缺,生活的窘迫。我没有经过艰苦的年代,记忆中一直都是大米白面陪伴我长大,谷糠这样的词汇,也只会出现在他们长辈的口中,很难想象是真实的存在着。
“你过去就吃这些呀?”我惊讶的问。
“对呀,你还没看见吃树根树叶吧。”我妈说,“你们生活条件好了,也要懂得珍惜粮食,过去一粒粮食也要掰三瓣吃的。”
妈妈的教育,顿时让我茅塞顿开。此刻,那些密密麻麻、模糊不清的字迹有了生命,它们不再是用笔写在纸上的无生命的字,而是有着顽强精神流动的生命体,经历过忍饥挨饿的岁月,才能明白粮食充足、选择多样的年代是多么的幸福。我生长在物质比较充分的年代,更加懂得了珍惜粮食的可贵可敬,那节约下来的一粒米看似微不足道,可那每一粒米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大时代,一段峥嵘岁月,一种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马姣)